你不能不知的台灣國病---泌尿上皮癌
童綜合醫院 泌尿科 呂謹亨醫師
開始介紹 台灣國病---泌尿上皮癌 之前,先分享一個令人傷心的案例:
一位74歲女性,二月中因為血尿來泌尿科門診,診斷出右側腎臟腎盂泌尿上皮癌。原本預計手術,後來肺炎疫情爆發,不敢來醫院,三月底右側腰痛,發燒,血尿,腎盂腎炎合併血壓低,不得不來。
一做電腦斷層追蹤,不到一個月,就發生腹內淋巴轉移了...
談到這裡,要先呼籲大家,疫情雖然可怕,但是有病還是要來醫院及時治療,千萬不能拖!!!
接著和大家介紹泌尿上皮癌為何稱為 “ 台灣國病 “ ?
泌尿上皮癌是全球前十大的常見的癌症之一,但是大眾對於泌尿上皮癌的了解卻十分有限,有近 2/3(62%)的人不知道這個癌症的症狀與徵兆。
人體的泌尿系統,也就是膀胱、腎盂或輸尿管,可以想像成人體的水管及下水道系統,管路表面是由一層泌尿上皮構成,而泌尿上皮癌指的就是在膀胱、腎盂或輸尿管內壁表層的異常組織增生,也就是癌腫瘤。泌尿上皮癌可能發在所有年齡層,但以老年人發生的機率較高,而男性又比女性常見。雖然泌尿上皮癌在男性中較多,但女性更需注意相關的症狀,因為女性通常一旦發現,多在疾病的晚期。
泌尿上皮癌 (urothelial cancer,簡稱UC) 依據發生部位, 可再分為:
1) 上泌尿道上皮癌(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ncer,簡稱 UTUC):腎盂癌、輸尿管癌。
2) 下泌尿道上皮癌:膀胱癌。
台灣相較世界上其他國家,泌尿上皮癌 (腎盂癌或輸尿管癌)病患的診斷率約佔30%, 其他國家大概只有10%,因此泌尿上皮癌也有 “ 台灣國病 ” 之說法。
當出現哪些症狀,要懷疑泌尿上皮癌?
以下為常見的早期泌尿皮癌症狀:
1. 血尿或尿液變色: 血尿是泌尿道上皮癌最常見的症狀,分為巨觀(小便肉眼可見紅色)即微觀(小便顏色正常,但是驗尿有潛血反應)。如果發現血尿,並不一定代表你有泌尿上皮癌,但建議您盡快就醫檢查。
2. 腹部(胃)痛
3. 下背疼痛
4. 排尿異常: 例如突然、急迫的排尿感覺、頻尿、小便疼痛。
泌尿上皮癌的其他症狀還包括:、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、對抗生素無效的泌尿系統感染與尿失禁。
泌尿上皮癌的治療有哪些選擇?
1) 手術治療:主要用在較早期,尚未出現轉移的泌尿上皮癌患者。目前可以選擇的手術方式有 內視鏡手術、軟式輸尿管鏡手術、傳統開腹手術、微創腹腔鏡手術、達文西機械手臂微創手術。要看疾病的程度、位置及病人情況來決定手術方式。
2) 化學治療:可分為在手術前的前導性化療(可幫助腫瘤縮小、減少癌細胞微轉移…等好處,但有可能延後手術治療時機)或是手術後的輔助性化療,常用於局部晚期(腫瘤已侵犯至深層部位)或轉移性之泌尿上皮癌之患者,無法以手術方式將腫瘤完全切除乾淨時,或病患整體健康無法承受手術的治療時,可施行此種全身性的化學治療。抗癌藥物會經由血液循環而作用到全身的癌細胞。給藥的方式有許多種,有一些是口服,有一些是採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進入人體內。
3) 放射線治療:大多用於身體健康情形不適合或拒絕手術治療的病人。單獨的放射線治療是不易有效的根治病情,最好是合併手術切除,或全身性化學治療為佳。
4) 三合一療法:如果身體健康情形不適合或拒絕手術治療的病人,又想要能盡量控制甚至治療癌症,可以與醫師討論後使用三合一療法。此療法就是三種療法同時進行,抱括:經尿道內視鏡膀胱腫瘤刮除術 + 化學治療 + 放射線治療,主要用在年紀大或身體虛弱狀況不佳無法手術的病人。
5) 免疫療法:主要透過啟動免疫系統的反應,從而辨識及攻擊癌細胞。腫瘤細胞會發出一些訊號,抑制免疫系統,躲避被殺死的命運。最新的免疫治療藥物就是專門阻斷這些抑制訊號,重啟免疫系統攻擊腫瘤的功能。相較於化療,短期免疫治療藥物效果可能沒有化療快速,但是如果腫瘤細胞對免疫治療藥物有反應,長期而言,控制甚至殺死腫瘤的效果,免疫療法較化療效果更好且更持久。
治療後病人需要定期追蹤,千萬不可以為治療後就不會再復發。
生活作息方面,要完全戒煙,包括二手煙,多喝水,保持每天尿液排泄量在 2000 以上,不憋尿,以減少尿液中化學物質的刺激泌尿上皮而增加細胞變異的可能性。
最後,遠離致癌危險因子是預防癌症的第一步。如果有懷疑泌尿上皮癌的症狀,應該早期診斷,早期治療,才能有最好的療效。
童綜合醫院目前對於侵犯型膀胱腫瘤提供臨床試驗,加入試驗的病患可免費接受最新免疫藥物治療,想了解詳情的民眾,歡迎聯絡童芊芊護理師:0955-591-885
泌尿腫瘤中心網址(內有臨床試驗資訊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